新闻中心
人大代表齐玫:应从顶层设计上制定数字化博物馆发展政策
来源:http://tdjwh.com/index.asp?/hnews/322.html  时间:2020-6-17

新京报讯(记者 应悦)疫情期间,多家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到博物馆组织的相关活动,看到博物馆收藏的展品。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表示,作为博物馆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十分关注博物馆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博物馆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创新上有所作为。

今年人大会上,齐玫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制定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条例。“建议从顶层设计上制定适宜数字化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法规、条例,在经费、人才上给予到位的支持。”齐玫说。

谈图书馆数字化

疫情期间,线上博物馆广受欢迎

新京报:疫情时期哪些博物馆推出了线上参观方式?

齐玫:疫情时期,人们居家生活,网络的优势凸显出来。多家博物馆利用线上服务为大众提供居家云游博物馆的共享平台。

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九大博物馆联合推出了“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通过直播、全景观展。截至2月23日9时,“在家云游博物馆”的播放量达2676万次。

另外我所在的首都博物馆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线上直播展览活动。疫情时期,首博通过网站、微信、微博,为观众提供展览、馆藏文物精品、专题研究、文化主题活动等线上服务内容。首博线上服务工作,已形成常态,一般新推出的展览,都会配合线上服务的内容,满足人们居家享受博物馆文化的乐趣。博物馆无界限通过网络加以实现。

目前看来,疫情期间的线上博物馆活动得到较好的反馈,受到观众的欢迎。

新京报:数字化博物馆如何可持续发展?

齐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与信息化时代相吻合,特别在疫情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大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制定适宜数字化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法规、条例,在经费、人才上给予到位的支持。博物馆本身要不断加强文物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以及相关的文物研究,为线上服务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谈疫情见证物

博物馆有责任将疫情的相关信息采集、留存,成为这一事件的见证物

新京报:不少博物馆都面向民间收集疫情期间的见证物,什么样的物品值得作为见证物?

齐玫: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场所,主要通过馆藏文物,举办展览,弘扬文化。博物馆在藏品征集上,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重视古代文物收藏的倾向,开始重视现当代藏品的征集。

此次疫情的发生,对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博物馆有责任将疫情的相关信息采集、留存,成为这一事件的见证物。

什么样的物品值得作为见证物?以首都博物馆的征集标准及要求为例,首先,物证资料要真实体现疫情防控一线的事实和过程,体现各机构、各行各业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的专业精神与奉献精神,体现全民面对严峻疫情表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团结精神。

物证资料须具有标志性、代表性、典型性,或体现关键节点。物证及数字资料载体可长期保存。

捐赠的物证尽可能提供原件。如果实在不能提供原件的,如文件等,可以提供复印件或扫描件(涉密文件不征集),如防护服等可以根据照片复原再现并予以说明。往来书信等可以是截屏等形式的数字文件。

新京报:除了物品之外,博物馆还可以以哪些形式记录疫情期间的历史?

齐玫:博物馆藏品征集,从宏观角度审视,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收藏范围。而重点需要征集的范围,则与博物馆自身定位及特色密切相关。

以首都博物馆疫情藏品征集公告为例,可以反映疫情内容的载体,除了物品外,主要包括照片、图、文字、录音、视频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疫情的发展过程。

新京报:目前博物馆已经重新开门迎接观众,在控制馆内参观人数方面,博物馆要考虑哪些方面?

齐玫: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博物馆陆续开放。但为了保障观众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采取了预约参观、并限制参观人数的管理措施。首都博物馆每天参观人数限定在上午、下午各500人。参观人数的限定,主要是为了控制展厅观众参观时的安全距离。

实际上在疫情发生前,对于一些特展,预测其可能会吸引较多的观众,都会制定安全方案,采取预约参观、限制参观人数的办法。主要是保障观众参观的舒适度,以及文物的安全。当然,正常开放时期的限制观众数,会比疫情时期宽松得多。而且,对于残疾人、老人等弱势群体还有优惠政策。

(来源:新京报)


下一记录:百度8年建300多家线上博物馆
上一记录:我省计划成立安徽博物馆协会文创联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版权所有 © 天地间博展科技有限公司( www.tdjwh.com) 皖ICP备1800767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公司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潜山路190号华邦ICC写字楼A座29层  电话:0551-65596083 65596093 传真: 0551-65596093